中国头条主持人

第二届深圳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坛昨日开幕

时间:2023-05-21 21:26

来源:作者:互联网点击: 158

  【摘要】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长 汤姆·海兰特: 让食品经营者 尊重标准敬畏标准 汤姆·海兰特在论坛上作了《从农场到餐桌,Codex与您同行》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长 汤姆·海兰特: 让食品经营者 尊重标准敬畏标准 汤姆·海兰特在论坛上作了《从农场到餐桌,Codex与您同行》主题演讲。他认为,食物的安全跟质量是很多人的共同责任。他说到,国际食品安全法典委员会建立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消费者的健康,保证食物链所有食品的安全。据了解,该委员会会员国基本上覆盖全球99%的国家,覆盖各种各样的食品。 他介绍,如果想要对食品进行监控的话,需要找到最好的方法确保食品从农场到餐桌都是安全的,需要让企业或者市民都更加有自律性,让这些食品的经营商更加地尊重标准、敬畏标准,让他们知道如果违反这些标准是需要受到惩罚的。

国家食药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副司长 陈少洲: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陈少洲在主题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现状与发展》的演讲中认为,食品安全监管和服务的最佳结合点之一就是做好风险交流,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主要从三个方向做好工作:第一要把好风险交流发展的方向,需要认真地思考、长远地谋划、大力地推进;第二要提出风险交流的特点,紧密地关注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进展,根据实施条例最新的要求进行细化,为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风险交流工作的依据,明确要求和提供指导;第三要健全交流的工作体系,完善从上到下的交流工作体系,建立畅通的沟通联系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 加强合作,明确茶叶标准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中国是世界上有名的茶文化国家,品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事情。在昨日的交流论坛上,陈宗懋院士就讲解了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 陈宗懋介绍,目前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存在几大方面:农残、金属元素污染、有害微生物污染、其他污染物。据统计,现在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占整个质量安全问题的80%左右。农药残留的M2标准,包括中国和国外都有很多标准,逐年越来越严格。 发言中,他也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一是把MRL(农药最高残留限量)真正形成统一的MRL;二是明确MRL的制订原则,定标准;三是加强合作,国家间、企业间、研究者间,共同加强对茶叶污染物的来源做相关工作。

国家卫计委食品司标准处处长宫国强: 食品安全标准,要营养且健康 在昨日的交流论坛上,宫国强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基本情况,他分别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情况、参与国际食物标准事务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展望三大方面进行解释。 宫国强说,我国近年来完成了食品标准清理整合工作,完成了近5000项食品标准的管理和41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整合。宫国强透露,今年国家发布了国民营养计划,从安全标准为基础向安全营养过渡。人民群众不仅仅要吃饱吃好,更要吃得健康,吃得营养。 如何保证易诱发疾病食品对婴幼儿、老人等人群的影响,成为了国家的长久任务。国家通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通过标准为先,在标准当中制订一些有关营养方面的标准,包括方方面面,通过营养的理念来完善标准体系,真正实现标准不仅仅是安全,更是营养和健康的标准。

成都市食药监局食品安全总监蒲旭峰: 食安监管由“人管秩序”转向“数管秩序” 据了解,成都市食药监局在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昨日的论坛上,该局食品安全总监蒲旭峰就作了《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中的应用探索》的主题演讲。 那么,如何利用大数据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呢?蒲旭峰介绍,他们主要是以数据汇总的方式,将基础数据、企业数据、监管数据、社会数据进行汇总,并将不规范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挖掘分析。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从中挖掘监管部门需要的东西,实现态势感知、风险预警、危害识别、趋势研判、循数决策、社会引导、产业促进多个环节。 同时,开展舆情监测与预警,通过数据中心提供的爬取技术,根据它的信息热度进行预知预判,哪些东西容易出现舆情,哪些容易引起老百姓的恐慌,提前做好预警工作,把舆情控制下来。 监管工作由过去的“人管秩序”转向“数管秩序”,实现监管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 聚焦营养健康,创新食品产业 西方医学之父希伯克拉底说过“要让食物成为你的药品,而不要让药品成为你的食物”,膳食平衡已成为全球越来越多人追求的饮食习惯。面对越来越多人患上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的现象,应该如何聚焦营养健康、创新发展中国的食品产业呢? 朱蓓薇认为,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需要政府的引导,还有科技的支持和产业化的支持。她分析了食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问题,其中对于传统食品产业,她认为需要营养化、工业化、地域特色化及休闲化,做到有标准、有质量;同时,她提出,功能食品和普通食品以及特膳食品,要在装备上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以及信息化。 交流论坛上,朱蓓薇也呼吁到场领导及嘉宾传播营养健康知识,倡导营养健康生活,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并支撑中国食品向营养与健康化方向发展,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美国食药局驻华办公室 食品安全助理主任帕特里克·伯温: 加强社交媒体的食品安全监控 帕特里克·伯温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看法,他在《社交媒体监测和内部信息测试》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美国在食品安全信息分享方面的一些经验,他表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专门监测社交媒体的系统,从中可以监测到与食品安全方面相关的一些关键信息,比如一些不良事件或者疾病,它可能会跟饭馆里的某种食物有关系。“食品安全需要多部门一起协作,其实像类似的监控早在2010年我们就已经是多部门联动了。”帕特里克·伯温如此表示。 帕特里克·伯温认为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非常重要,据他介绍,美国FDA大概有500名员工志愿者,年龄范围覆盖老中青三代,这些志愿者的语言背景也不一样。他还透露其中有19名志愿者能够讲中文,多元化的志愿者队伍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食品安全在整个社会层面的覆盖。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 食品安全与法规事务总经理皮特·梅: 食品召回有助于及时消除市场危害 在昨日的交流论坛上,皮特·梅表示,在食品的监管当中,食品标准是非常复杂的东西,建立标准旨在降低食源性的问题。只有标准建立了,食品安全才可以有保障。据介绍,为给国民一个健康的食品安全环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给国民提供了一个食品标准框架,从多方面对食品安全进行规范。 在演讲中,皮特·梅还就食品召回进行讲解,他认为仅凭标准或者其他食品法是不能够完全消除所有风险的,食品召回是一种较好的反应方式,及时消除市场危害。作为监管部门,应该考虑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要让消费者更加有信心,享用安全的食品。

法国农业部食品总署食品司 食品安全处研究员托马斯·朗力: 打造食品安全保障新方法 食品安全如何做到有针对性地保障,是许多食品监管人员最常思考的问题。昨日,托马斯·朗力就介绍了法国官方管控流程的一个新方法——“私人保障的计划”。 这个方法明确了食品经营者的责任及义务,食品经营者有责任落实食品安全。而在义务方面,食品经营者需要执行各种法规,需要与公众和执法部门及时沟通,而且这些沟通都必须是以程序为基础的。托马斯·朗力表示,“私人保障的计划”的设立目的是为了生产安全的食物,让国民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吃得幸福。 对于该保障办法的实施意义,托马斯·朗力强调,“私人保障的计划”十分有助于优化官方的管制,对特定的样品进行更加全面的审查。他也透露,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完善标准,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同时加强国际合作,齐心协力维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10月24日,第二届深圳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坛在五洲宾馆华夏厅拉开帷幕。本届论坛由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承办,活动主题为“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法规”。来自国内外食药监管机构的政府官员、科研机构专家学者、食品企业领袖、人大代表以及新闻媒体人士等近500位代表将围绕着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国际共治等话题碰撞观点,共同探究食品安全风险领域的新趋势、新思潮、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食品安全国际共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副司长陈少洲、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玲、深圳市副市长黄敏等领导出席了本次论坛。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朱蓓薇院士以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秘书长汤姆·海兰特等多位国内外行业专家发表主题演讲。

1

论坛聚集国际性 及融合性两大亮点

黄敏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于2014年启动食品药品安全重大民生工程,2015年起开展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督条例》也即将出台,全市食品安全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同时,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让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交流思想,碰撞观点,共同探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领域的新趋势、新思潮、新技术、新方法,为深圳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据了解,与上届相比,本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坛集聚了国际性和融合性两大亮点:一方面,论坛邀请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长与前主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中国办事处食品安全助理主任、法国农业部食品总署食品司食品安全处研究员等外籍专家及香港食环署与澳门民政总署的代表共聚一堂,分享各个国家及地区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本次论坛嘉宾们演讲、讨论的主题融合了食品安全监管、食品产业、风险交流、标准化等多个相关议题,既开放又融合。

对于为何要在深圳举办一个国际性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坛,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忠表示,通过本次论坛可以搭建一个国内外食药监管部门、科研机构、业界、媒体等合作交流的平台,以多边对话的形式,增进了解,建立共识,形成开放互动、协同共治的合作新格局。

“论坛活动既展示了深圳市在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交流领域的综合实力,又能够拓展国际视野,更高水平地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为今后的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新思路;同时,也将有更多机会、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法规相关研究与交流工作,提升深圳市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法规的质量水平,推动食品安全国际共治。”李忠如此表示。

2

深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取得五大成效

当前,深圳正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深圳的食品安全工作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据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王夏娜在论坛上透露,目前深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食品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各区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食品安全指标权重达3%,新增地方政府负总责考核项目。二是食品抽检责任有效落实,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覆盖率2015年为6.17批次/千人(共计9.6万多批次),到今年达到9批次/千人。三是经费和装备得到有力保障,重大民生工程至2020年将累计投入24亿元,2016年,食品安全监管经费预算同比升幅达20.18%。四是热点难点问题逐步解决,禽肉类质量安全、学校食品安全、食品小作坊小摊贩、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等问题推进解决。五是协会、企业、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费者等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格局正在形成。

成绩当前,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依然不可忽视。王夏娜坦言,深圳市食品安全目前面临着依赖外地供应、食品安全问题容易被放大、与先进地区相比能力差距大、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严重不足的四大短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与不足,深圳推出食品药品安全重大民生工程,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多项措施,通过探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新理念新方法,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模式,着力将深圳打造成为全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高地,不断提升市民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

3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需做好多方工作

深圳市在食品安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与支持。在题目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现状与发展》的演讲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副司长陈少洲认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把好风险交流发展的方向;第二要提出风险交流的特点;第三要健全交流的工作体系。陈少洲肯定了深圳市在食品安全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深圳市去年完成了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将所有食品大类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梳理出来,并且进行汇编。这一方面帮助了监管部门更好地履职,同时也为我们的风险交流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他如此表示。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玲分享了广东省在食品安全预防治理上的一些有益经验。她表示,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方面会同有关单位不断拓展风险交流渠道,探索成立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相关机构,并组建食品安全专家队伍,加强食品安全的风险研判以及预警,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主动稳妥地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监管以及企业信用、食品安全形势与动态等信息;另一方面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通过这次论坛,我们希望可以充分地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方面的先进经验,为社会各界搭建分享与沟通的互动平台。同时论坛的举办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必将进一步提高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和公众的社会了解度,进一步提升广东乃至全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水平。”她在发言中如此表示。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互联网】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