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头条舆情

古韵文脉续新篇,青春实践助振兴|广州华商学院"凌翎星莘”突击队龙甫镇实践活动纪实

时间:2025-07-24 16:42

来源:作者:点击: 2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践行“青春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使命责任,在龙甫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与协助下,广州华商学院“凌翎星莘”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于2025年7月7日走进肇庆市四会市龙甫镇龙头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龙甫传脉——于肇庆市四会市龙甫镇探寻进士后裔家风文脉”实践活动。实践队依托龙甫镇明清古建筑等文化资源,融合传统文化浸润、红色基因传承与地方历史教育,打造“大学生创客聚落”,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各项工作安排总结如下:

一、农业调研与模式探索:以实地走访助产业谋发展

为落实农业现代化部署、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实践队于7月8日调研龙甫镇特色农业,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交流,了解发展模式及宣传需求,为后续利用新媒体助振兴提供依据。当日上午,实践队先访渔亿水产合作社,了解其发展情况、绿色养殖转型路径及“渔光互补”模式;后赴韭里香韭菜基地,知悉有机种植技术、标准及病害防治措施。

二、素材拍摄与创作创新:以镜头语言展乡韵传文化

活动期间,队员们以“青春视角”解码乡村价值,创新采用“镜头语言+村民叙事+景点串联+文化故事”的融合创作模式,深入龙头村古民居群、生态农田、民俗活动点等特色区域。队员们以专业视角,细致捕捉村落肌理中蕴含的历史记忆与时代活力,将传统农耕文化、宗族家风、生态保护等元素具象化呈现,为后续宣传片制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三、IP设计与特色彰显:以青梅意象塑符号显底蕴

鉴于四会龙甫镇的青梅产业是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且为龙甫镇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实践队以青梅为原型,设计了福娃娃IP形象,并取名为“梅泷泷”。“梅泷泷”以青梅为基、以水为魂,通过“梅”的吉祥意象与“泷泷”的灵动水韵,构建出兼具地域特色与文化深度的福娃娃形象。

四、直播推广与渠道拓宽:以多维呈现讲振兴晒成效

实践期间,同步启动四场直播活动,依托抖音、微信视频号等主流新媒体平台构建传播矩阵,采用“全景扫描+细节解读+实时互动”三维呈现方式。通过无人机航拍展示龙头村“山水林田湖”生态格局,以行走镜头探访卢氏宗祠、百年古榕等文化地标,结合“你问我答”环节回应网友关于乡村旅游路线、特色农产品等关切。直播中系统介绍了当地在基础设施升级(如村内道路硬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特色产业培育(如优质有机韭菜种植基地打造、渔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等)以及乡风文明建设(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活动等)方面的成效,生动诠释“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五、路线规划与价值挖掘:以文化脉络串地标传精神

实践队依托龙头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设计了“浩然楼—卢氏家风家训长廊—卢氏宗祠—龙头井—联芳里建筑群—百年大榕树”的文化研学路线。队员们化身“文化向导”,结合史料记载与民间传说,向孩子们系统讲解各点位的历史脉络:在浩然楼解析其作为乡村文化地标的时代价值,在卢氏宗祠讲述家族变迁与繁衍的奋斗历程,在龙头井阐释“饮水思源”的民俗寓意,在百年大榕树下解读“守望相助”的村落精神。

六、课堂开设与传人培育:以互动教学育少年续文脉

队员们以“培育青少年文化传承人”为抓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赋能文化传承,创新采用“系统培训+实地演练+直播展示”的互动模式,引导当地少年儿童沿“浩然楼—卢氏家风家训长廊—卢氏宗祠—龙头井—联芳里建筑群—百年大榕树”路线开展实践。孩子们在队员的专业指导下,生动讲述各景点背后的历史渊源与家风故事,通过直播镜头将龙头村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核传递给外界,有效推动了优良家风文化的活态传承。

青春慨然以赴,逐梦基层山海。广州华商学院“凌翎星莘”突击队在龙甫镇的实践活动,以农业调研探产业路径,用镜头语言掘乡韵文化,借青梅IP显地域特色,凭直播推广讲振兴故事,靠文旅路线串精神地标,以公益课堂育文化传人,多方位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绘就校地协同的生动图景。我们当珍视这份饱含奋斗热忱的实践成果,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持续迸发。突击队也将继续扎根乡土,推进宣传片制作与系列直播,开发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公益课程,以高校智慧为墨书写发展新篇,以青年担当为笔绘就振兴蓝图,用实干行动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奏响新时代城乡协调发展的嘹亮强音。( 广州华商学院“凌翎星莘”突击队)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